新闻中心NEWS

刘大勇: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

发布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2017-09-19

2017年9月15日下午,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部公共管理学院的刘大勇老师在25楼A816报告厅进行了题为《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讲座分享。刘大勇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聆听讲座,讲座现场可谓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管理与经济学部本科教育办公室董琪介绍道,此次讲座的举办是为了拓展同学们学习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相应的课程,今后也会举办此类系列讲座,为同学们指点迷津。随后,刘大勇上台正式开启了本次讲座的主题——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刘大勇首先就本次讲座的框架进行了简单介绍,讲座由分析视角、发展脉络与分析实例三部分构成。

在经济学分析视角部分,刘大勇阐释了经济学的内涵所在,即关于人如何做选择。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为三部分铺展开来:第一,基于人的反应,分析作用机制;第二,做出区分主观意愿与客观事实的理性判断;第三,建立具有“反常识”(辩证)特点的经济学直觉。刘大勇用丰富生动的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帮助同学们对深奥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构筑起直观形象的理解。

在经济学发展脉络部分,刘大勇以经济学史上的杰出经济学家及其主要贡献为线索,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延续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的历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娓娓道来,为同学们描摹了经济学发展的轮廓。刘大勇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总结,将其理解为理论的革命与综合,从微观领域到宏观领域到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经济学可能的变化,任何一次经济理论变革都有其社会背景,而经济学也在关注与争议中不断发展。

在分析实例部分,刘大勇说明了如何应用经济学方法观察与解释现实问题,呈现经济学的趣味与分析方式。刘大勇引用一些学者的研究文献,阐释出主观意愿与客观结果的反差,结合了公共资源投入数量、美国犯罪率变化、价格机制、就业问题等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述了经济学的方法:政策作用于人,人会产生反应,人在具备相应的动机后出现的行动结果,影响着政策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能否达成一致。这需要通过经济学方法进行判断和识别,由此可见掌握经济学分析视角的重要性。

讲座临近结束,刘大勇对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衷心的建议与展望,希望同学们眼中有人,经济学是关于人如何做选择的学问,希望同学们心中有事,了解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与形势,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希望同学们胸怀天下,有历史感,怀古而知今;由此,希望同学们能形成经济学的思维并享受经济学。刘大勇精彩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相信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以此为基础,逐步摸索形成自己的经济学视角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