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生态环境部频“亮剑” 铁腕治污成效凸显

发布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2018-06-05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一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出台多项举措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经营报》推出特别报道,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5月31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表示,总体来看,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

而在此前一天,为期1个月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正式启动,“回头看”重点盯住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出台《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对一些地方环保工作进行“纠偏”,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今后的环保政策,要克服以往的一卡就死,一放就乱的极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豫秦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各地要结合自己地区的实际,本着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目标,科学客观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公平合理的环保政策、防治计划。

“全国上下一盘棋”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宏观决策部门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同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天津大学教授解百臣向本报记者表示,这种分工不仅体现在中央、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的纵向分工与协同,而且体现在同一层级政府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

解百臣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其中生态环境部门代表政府行使相应的职责。政府决策部门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当前有些地区、有些部门的意识还没有统一,过于关注经济增长,才出现部分地区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体现。

过去一段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开云(中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一些地方唯GDP论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环保工作执行不力,常抓无效。

“因为过去把污染防治,生态破坏,仅仅当成环保部门的事情,地方各级领导长期是以GDP为中心的,上级考核也是以GDP论英雄,因此环保部门处于一种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宋豫秦告诉本报记者,以前当环保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冲突,往往是环保部门在让步。而环境保护不单单是环保部门一家的责任,需要各个部门分工合作。

如今,这种认识上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湖北一位基层环保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环保工作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地方环保部门不再单打独斗,不同的职能部门,甚至邻近的地方政府,会一起分工协作,共抓环保工作。

“如果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后将比以前力度更大,效果更加明显。”宋豫秦认为,如今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旦全社会重视度提高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定会胜利在望。

屡祭铁拳治污

事实上,为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已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作为主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生态环境部在今年也频频发力,相继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并组织开展了诸如“清废行动2018”等多项环保行动。

5月30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正式启动,督察组将陆续进驻黑龙江、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及云南等10省区。据悉,在“回头看”启动前,生态环境部发现了多起地方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整改不力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交流处处长郭剑锋向本报记者表示,发生“回头看”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我国一些法令法规执行力不到位,这不仅限于排污企业或者高排放企业的环境问题,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

宋豫秦认为,对于出现的整改不力现象,症结在于各级领导干部长期以来对于环保漠视轻视,总是认为抓经济,抓政绩工程,工作政绩才算好,对于环境保护认为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能敷衍就敷衍,因此尽管中央督察组的力度很大,但是各地存在一些侥幸心理,有应付心态,导致整改不力,甚至有些地方面对督察组巡查,暂时关停污染企业躲避检查,整改也就无从谈起。

据了解,除了敷衍整改之外,一些地方还存在“一刀切”问题,政策执行简单粗暴,存在偏差。

为防止地方在中央环保督察开展“回头看”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还专门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要求在整改工作中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宋豫秦表示,由于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的不平衡,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平衡,真正按照“一刀切”来执行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比如说一些贫困地区,完全按照应有的标准来要求的话,一方面没有能力完全落实环保要求,另外一方面一些落后的产能完全的关停,会制约地方的经济发展。

解百臣表示,2017年,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环境治理,三地关停了大批“散乱污”企业,其中仅天津市就一次性关停了近20000家企业,今年的空气质量大概是近十年中最好的,这是“一刀切”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伤害,天津市和河北省2017年经济增长都创出近年来的新低,天津市2018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下跌,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仅有1.8%。解百臣认为,环保“一刀切”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去看,不能单纯说这个政策是好或者坏。“一刀切”有利有弊,但是,弊大于利。

根据《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来源:中国经营报